• 首页
  • 产品服务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机构简介
    • 机构领导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央视报道
    • 相关资质
  • 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资讯> 正文

    5G时代在即,先人一步看见区块链未来可能的巨变

    来源:答案 2019-06-17 09:52:39 48

    将来 5G 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?要回答这个问题,很难,跟回答将来区块链如何改变人们生活一样难。

    阿西莫夫设想的电梯效应,也许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:

    “穿越者将一张百年后曼哈顿的照片带回了 1850 年,当时的人们根据照片判断每一幢高楼都是一个小社区,包含餐厅、理发店、银行等一系列生活必需的相关事物。而由于便利性的原因,富人阶级会住在房价较贵的下层,穷人则住在需要爬楼梯的上层,此外聪明人还会在每隔 5 层设立有偿的休息点……

    这种错误的预想局限,便在于没料想关键性因素——“电梯”的出现”。

    而那个年代,很多的现实预测也无不证实了这一点。从 1919 到 1969 的五十年间,出现过无数篇描写登陆月球的科幻小说,其中有些对火箭飞行所需的必要条件,以及月球的实际状态都描述得很清楚。到了 1948 年,也有很多小说写到了电视;在那之后也有一些小说写到了通讯卫星。然而一直到 1969 年,都没有一本小说把这三件事情连在一块:没有人预测到第一次登陆月球的时候,有好几亿人可以在电视里观看登陆的过程。

    当然,你会说,几十年的事情,当然很难预测,那么好,我们就来看近十几年的事:

    2G 的时代,手机就是纯打电话发短消息,从当时看,2G 的网络似乎也足够了,3G 的意义何在呢?很多人想不清楚。我们不说世界范围,就单单看中国。

    2009 年 1 月,中国政府发 3G 牌照。

    2011 年-2013 年,微信用户爆炸性成长,团购、电商、互联网金融开始爆发。

    2014 年,O2O 爆发,共享经济爆发。

    然后,4G 出现了,很多人又会问,4G 能干啥呢,不就是快了点,有什么质的区别么?更好的拿手机看高清视频和电影?

    2015 年,4G 牌照发放,同年,移动电商、外卖、打车平台开始爆发。

    2016 年-2017 年,直播网站开始爆发,微信与支付宝二维码支付让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。

    2018 年,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爆发。

    那么,问题来了,时光进入 2019 年,5G 牌照发放,区块链完成第一个十年,在未来的几年里,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呢?

    更快的电影下载速度?更加流畅的高清视频体验?

    更先进的共识机制?更高的 TPS ?

    很有可能都不是……

    5G的可能场景

    不管你玩不玩游戏,你都应该关注一下 Google Stadia,这是一个注定将颠覆整个游戏产业的云游戏平台。

    简单来说,你不需要再操心你的 PS4 性能不够,或是电脑显卡太差,只要你家网速够好,延迟够低,那么你的电脑可以只充当显示器的功能,从云端接受显示画面即可。

    你可以通过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台式机或是电视通过 Chrome 浏览器均可跨平台进行游戏,无需安装,游戏存档通过云端同步,再也不用操心你的硬件,你唯一需要关心的,只是网速。

    而 5G 时代,网速,再也不是个问题。

    如果你想通了上面那一点的意义,你可能会意识到这对于 VR 意味着什么。

    之前的 VR 是怎么做的呢?

    VR 系统需要一个连接到电脑上的头显,电脑上必须有一张超贵超牛逼的显卡,负责处理图像,然后再传输到头显上,同时还需要各个追踪器与传感器的协助,这些通常都要用线来连接。

    你说为什么显卡不能直接放在头显上?因为放不开啊,而且那个发热量你不怕把头蒸熟么。

    现在,显卡和电脑芯片可以移动到云端,传感器和追踪器可以移动到头显上,全部通过 5G 芯片链接,头显的重量和成本会大幅下降,甚至一个眼镜可能就够了。反正 5G 芯片空间和重量都只需要一点点。

    而物联网则是更加如鱼得水,5G 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网速的提升,延迟和功耗的大幅降低对于物联网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瓶颈突破。

    比如工业 IoT 领域,低延迟是最为重要的网络命脉。如果智能流水线之间因为网络延迟造成混乱,那画面将会非常之梦幻 。而对于另外一些 IoT 设备而言, 比如野生动物佩戴的监控设备,如何能让其在特定时间完成数据上传,而其他时间完全不耗电,这才是最大的需求,所以低功耗才是真正的及时雨。

    自动驾驶就更加不用说,随着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的逐渐成熟,当前限制自动驾驶安全性的一个很大因素,便是 4G 的网络延迟。 当前 4G的 网络延迟大概是 30-50ms。当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以 100km/h 的速度在高速上飞奔时,50ms 的时间大概可以行驶近 2 米距离。这 2 米,在极端情况下很有可能便是生与死的差距。而 5G 网络低至 1-4ms 的延迟,让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性上,无疑提升许多。

    区块链场景

    也许是BTC,也许会是ETH。

    比特币最初的愿景是点对点电子现金,后来一步步成为了电子黄金,再后来,有望成为一个全球结算层。

    以太坊最初的愿景是世界计算机,后来一步步走向了 DeFi 的方向,再后来,开始往全球结算层的方向发展。

    也许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可管中窥豹:

    1.市值最高的稳定币 USDT,主要发行在 BTC 与 ETH 上,其中,BTC 又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。

    2.今年最火爆的 DeFi 概念,以及其代表币种 MakerDAO,是基于以太坊生态的 DeFi,另外几个明星项目,Compound、dYdX、Uniswap、Augur,皆是以太坊生态圈项目。

   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两个区块链项目,他们提供的价值,并非是那 7-15 的 TPS,而是巨大的网络效应,或是生态结构。

    区块链真正改变人们生活,一定是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他在使用区块链之时。没有助记词,没有公私钥,正如在你上网浏览时,你不会知道或是在意你的 IP 地址,或是用了怎样的加密协议与服务器交换数据。

    在这种模式下,比特币更像黄金。银行可以把比特币作为储备,基于此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,并可兑换为比特币。而金融机构之间可以使用比特币来做大型结算。

    亦或者,比特币会更像现金,但人们会有一个 App、或者卡、或者其他支付方法,实时将本地货币转换为比特币,使用比特币网络结算交易,并将该比特币转换回本地货币。你在消费时,甚至都不会意识到你在使用比特币。

    越来越多的商店将使用基于比特币的支付系统,而不是需要支付 3-5% 手续费的信用卡。移动支付应用程序也会越来越多的采用比特币网络来结算交易,同时还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。

    而借贷方面,也许再也不用操心什么私钥、助记词、钱包之类,一键买入 ETH 或是 DAI,一键抵押,一键借贷,一键兑换……

    5G+区块链

    如果你对比特币挖矿,以及扩容之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。你一定知道,关于大区块之争,除了计算和存储容量的高要求之外,大区块对传输方面(网速与延迟)的要求,也是极为苛刻。大区块下,传播延迟会导致区块分叉,虽然根据最长链原则,整个系统最终会保持一致,但是大量的计算会被浪费掉,整个系统也时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。

    那么当 5G 来临,一台智能手机,或是一台物联网普通设备,可以获得原先矿机光纤般网络延迟与速率的时代,共识机制,会有怎样的变化?

    当然,单单网速的提升,并不代表手机可以作为类似比特币的全节点,毕竟手机还是完全无法胜任计算和存贮的要求。但一些新的区块链项目,尤其是主打物联网的项目,则很有可能建立完全基于移动端的区块链。以智能手机,或是物联网设备,构建大规模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。

    而当下的区块链项目,也有可能因为算法的更新,区块链裁剪或是数据库压缩等技术,使得类似智能手机之类的 5G 设备有能力胜任出块节点。毕竟,计算、存储、传输这三条腿,5G 帮着解决了一条。

    而区块链版的物联网,最好的例子,依旧是无人驾驶。

    假设某一天法律通过了,5G 普及了,无人驾驶技术也普及了,然后呢?

    负责无人驾驶的服务器,和现如今任何一台服务器一样,都有可能遭遇黑客的攻击。

    试想一下,行驶在街道或者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库,若是被恐怖分子黑客操纵,会是什么后果。尤其是当汽车被修改为由中央机构控制时,后果将是灾难性的。

    但要是加上区块链呢?

    你懂的,尽管理论上区块链能够被破解,但是想要破解区块链上所有的,(或者说超过51%计算机或是节点)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    不仅如此,若是无人驾驶出租车,那么传统的客户端/服务器模式中,黑客成功的话,可以轻松访问客户的姓名、地址和付款细节等数据,用户将非常容易遭受经济损失。

    而在由区块链驱动的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中,用户信息(包括他们的姓名和特定的接送点)可以被存储在链上,没有用户的私钥,黑客那是啥也看不到滴~

    是不是很酷?


    热门文章

    • 16 :区块链渗入各行各业 五大最佳使用典范
    • 17 :央视财经对话栏目《把脉区块链》,正面普及区块链技术
    • 18 :区块链+跨境结算:支付宝跨境汇款的创举
    • 19 :区块链是一场技术革命 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
    • 21 :区块链自运转的核心:浅谈区块链共识机制的演化
    • 22 :高培勇:区块链需主动“对表”新金融时代
    • 23 :一文看懂国内区块链产业 到底哪块最赚钱?
    • 24 :2018世界区块链大会行业前瞻盘点
    • 25 :一句话告诉你什么是区块链3.0,未来区块链如何赚钱?
    • 26 :区块链:通向下一代互联网的钥匙

    百科

    比特币

    区块链

    加密货币

    以太坊

    快速链接
  • 首页
  • 产品与服务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机构简介
  • 机构领导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服务与支持
  • 电话咨询:400-847-0006
  • 技术支持:xieyu@adpanshi.com
  • 商务联系:sunhao8754@szfw.org
  • 市场合作:sunguangyi@szfw.org
  • 工作时间:9:00 - 18:00(工作日)
  •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全球区块链产业研究院 版权所有 ©2018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6997号-2

    All Rights Reserved